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在回用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水解——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
酸化——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是回用水废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单元的原因。
水解酸化池的两个最基本作用是:一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二是去除废水中的COD,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本岗位的水解酸化池采用下进上出的翻流运作型态,上升流速取0.765 m/h,有效水深为6.5m。设计进水流量为900m³/h,水力停留时间按8.5h,总有效容积为7600m3。
水解酸化池共4座,每座9格,共36格。每格水解酸化池设置有4个梯形泥斗,在泥斗下部采用水平喷射布水方式能使布水均匀。每格池顶部沿四周池壁设置集水槽,用于产水导流,以及排泥。每格水解酸化池内除了一根布水管外,还设有一根排泥管和供气管,其采用负压气提排泥方式,可使泥排至水解酸化池出水槽,与水解酸化池出水一起流至接触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内采用了立体弹性组合填料,填料高度3m,上部1m保护区,底部2.4m布水区,每座池子组合填料为972m³。池内采用的立体弹性填料的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状态,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地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
填料的作用事实上就是给微生物提供一个生长平台,微生物附着再填料上可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率。简单的说填料就是细菌的附着床,就是增加生物量和提高微生物与废水接触面。
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
在不同的工艺中水解酸化的处理目的也不同。水解酸化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而在混合厌氧消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甲烷发酵提供底物。而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的产酸相是将混合厌氧消化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
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可以将其视作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个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或者说是使较大的难降解的物质开环断链的反应过程。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水解酸化池实属兼氧池。
水解酸化池在当前调试阶段的重要工作就是污泥的培养,活性污泥培养采用间歇式培养方式,设定了临时进水管,根据需要以及营养物质投加设施或人工投加培养,进水采用前段污水处理厂预培养的污泥液,进水量按照池容积负荷递增投加。因为水解酸化池的污泥培养比较慢,所以要保证营养物质的均衡。
由于该岗位水解酸化池的污泥来自污水处理站SBR的,而污水站SBR的污泥是外接其他厂家的。虽说这种方法可以缩短污泥的驯化周期,但如果不及时检测,使得池内营养物质匮乏,很可能造成微生物不能适应环境或饿死。因此要及时分析COD、氨氮、总磷的含量,低于要求值时要及时投加营养剂。而且每天进行两次提气污泥循环也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总的来说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在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水解酸化就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了。
责任编辑(麦田守望者)